最近智能家电圈传来一个有点炸裂的消息——做扫地机器人、吸尘器起家的追觅科技,居然要进军无人机赛道了!而且不是小打小闹,而是已经成立了团队,还吸纳了不少来自大疆、美团的核心人才。 说实话,这个消息一出,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:“追觅?做无人机?”
但如果把时间线和大背景拉开来看,你可能会发现,这事儿还真不是脑子一热。 为什么是追觅? 要理解追觅的“野心”,得追溯到它的前身——清华大学天空工场。 当年这是一个由追觅创始人在大二时组建的学生组织,成员全都是飞机爱好者,可以说在那时候,追觅就已经埋下了天空的种子。 2017年正式成立公司后,追觅将中心放在了高速电机上,并陆续推出无线吸尘器、扫地机器人、洗地机、高速吹风机等品类的产品。
但在这些产品中,其实也让追觅积累了一部分电机、气动、算法这些“硬科技”,一些成果和无人机技术也有着天然的关联。 换句话说,追觅并不是“从零起步”去做无人机,而是在清华实验室技术基因+家电商业化经验的基础上,往上再迈一步。 而马达、算法、运动控制,恰恰在无人机中也适用。技术底子在那儿,追觅跨到无人机领域,看起来就没有那么突兀了。
低空经济的风口 更关键的是时间点。2025年,低空经济政策红利正在释放,国家和地方都在频频发声,无人机赛道再次被点燃。 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确实已经很卷了,大疆一家独大,后来者不是没试过,但都铩羽而归。可工业级无人机就不一样了,巡检、测绘、安防、应急救援……需求越来越多,场景还很分散,留给新玩家的空间其实不小。 这也是为什么业内人士普遍觉得追觅的选择“顺理成章”。它不是要和大疆在消费级市场正面硬碰,而是有可能从工业级+区域市场切入,通过贴牌或者差异化定位,快速占个坑。 |